史料、思想与情怀的融合——皖美课堂活动学习心得
史料、思想与情怀的融合——皖美课堂活动学习心得
屯溪五中 郭安琪
最近参加“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初中历史池州活动,我受益匪浅。
上午,我们观摩了开玥老师和叶文杰老师的示范课,并聆听了在场两位老师和池州市教研室胡刚老师的述教述研。
开玥老师的《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以“战火”“野火”“星火”为主线串联本课内容,从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再到从列强瓜分中国的野火,最后是民族资本主义所代表的星火。叶文杰老师的《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体现了对历史脉络的精准把握。他以“先进中国人的挺膺担当”为主线,通过“思变-救国-殉道”的结构,有机串联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与意义。两位老师都运用了AI技术为她们都课堂增添色彩,都选择用信息技术,让漫画时局图动起来,方便学生更好把握时局图中信息。叶文杰老师运用技术使光绪帝发声,增强学生历史情境的代入感。最后,两节课都成功地融入了历史情感教育,特别是在阶段小结和课程结尾部分,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充分展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古今中国人所共有的自强不息精神。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中最吸引我的是开玥老师以“如何发展实业”这个问题为切入,融入地理学科,引导学生以地理学科角度思考当时实业选址、劳动力、资金、技术等问题,最后总结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培育学生学科素养。
下午安徽师范大学王彦章教授的专题讲座:《史学研究成果赋能初中历史——以中国近代史部分内容为例》,为我解开一些理论的疑惑。他以八年级中国近代史内容为例,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我们思考。他强调要将学术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从制度、观念、格局、民俗、事件、人物几个方面讲解了一些学术前沿观点。王彦章教授最后说到希望中学老师能够深度探究,深度备课,将史学研究成果融入课堂,讲好历史故事。
这一天的学习里,无论是开玥、叶文杰老师的示范课,胡刚、卢适等老师的分析点评,还是王教授的专题讲座,都共同指向了历史教学的核心追求:在坚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在深度的史料探究中培育素养。作为刚刚入职且第一次参加省级教研活动的年轻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课堂应是史料、思想与情怀的融合之地。在未来的历史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努力让自己的历史课成为一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学习成长之路。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