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 关注同伴交往

黄山市王千红、姚丽云教育名师工作室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联合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4-05-14 08:34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姚丽云名师工作室 阅读次数: 【字号:   收藏

五月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忙碌的。为学习践行新课标跨学科教学理念,有效促进不同学科专任教师的交流与专业发展,5月10日,黄山市王千红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与姚丽云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在岩寺小学联合开展研讨活动,徽州区罗萍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室的成员们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两不同学科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同一主题“立足核心素养 关注同伴交往”,开展实践研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发掘学科间的共性,求同存异,做到学科间的借鉴、融合,寻求课堂新的增长点。这是我们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探索。
  一、精彩课堂
    第一节课由岩寺小学的罗萍老师执教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一课。罗老师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及其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层层递进,深入浅出,通过“爱保证”同学这一角色,将整堂课串联起来。同时,围绕课本中的三个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自己守信也是一个人守信品质的重要部分,帮助他们认识到应该对自己说的话和立的约负责,最终帮助他们做到对人和对己守信,从小学做一个说话就算数的人。



第二节课是由屯溪戴震小学的兰群老师执教五年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看得见的话》。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积极参与,在交流中感受语言的能量。本课以“我们说的话去哪里了?”开启头脑风暴,引发学生思考。随后教师以饱含深情的朗读带领学生品读绘本《如果说出的话能看见》,学生在绘本阅读中身临其境地看到语言的几种具象,体会到不同言语带来的影响。接着让学生抽取“语言”盲盒,进一步感受话语带来的不同感受。通过拍一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指出别人“钉子”话语是很简单的,但要看见并承认自己的“钉子”话语,是需要勇气的。让学生在直观中感受,从而引发思考和内省;填写导学单和改写句子以及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语言能量和温度。学生们在活动中分享非常精彩,学生在互动和表达中深深感受到使用积极语言会更受欢迎,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预见学生们通过学习会在今后的同伴交往中让自己的话语开出美丽的花,赋予语言力量和温度。



第三节课由屯溪东城实验小学的李丽娟老师执教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遇见欺负怎么办》一课。李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课堂氛围融洽。课前小游戏“乌龟和乌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课堂以“小玲”为线索,让学生猜猜小玲遇到了什么事,引发学生例举哪些行为是欺负行为,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欺负,讨论如何应对校园内欺负和校园外的欺负。通过视频播放、小组合作探究,情景式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讨论,懂得区分是否属于欺负行为,感受被欺负者的痛苦,并学会调解冲突,帮助被欺负的同学,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



二、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环节开始之前,岩寺小学江海英校长对参加联合研讨活动的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江校长在致辞中说道:“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两门学科,本着对专业的追求,我们齐聚在岩寺小学,一起来研讨两种不同学科的课堂的特性与共性。相信通过今天的教研,让我们对学科间的融合会有更多的认识与启发,相信未来的课堂会更加精彩。


接着,三位授课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所思所感。随后,与会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三节课的教学亮点,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呈坎镇中心学校的姜晓辉老师评课:罗老师的课堂立足核心素养,强化思政课程的育人导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的道德意识,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创设情境体验,选取的案例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中强调思政课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唤起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在情境中展开思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板书新颖,把板书内容写成“信”字,整堂课的成效显著。

西溪南镇中心学校的汪雯老师评课:兰老师的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让学生在对比中清晰的认识到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话语带来的不同结果;课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发思考,在让学生通过拍一拍活动直观感受到自己过钉子般的话语时拍手的声音响亮,但用拍手表示自己曾经说过钉子般的话语时声音微弱,强烈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和内省。兰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和总结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们的积极语言的表达随着课堂的深入越来越精彩,相信积极语言也会延伸到课外的同伴交往,是这节课堂的魅力所在。
    屯溪百鸟亭小学的汪玲老师评课:李丽娟老师这节课有广度、有度、有度。巧妙创设真实情境有广度创设小玲遇到苦恼的真实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欺负行为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有温度李老师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学思结合,通过体验活动,学生们收获很大,如临其境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有深度利用课本中阅读角,小贴士,知识窗,丰富了课堂内容,关注旁观者在遇到欺凌时的处理,关注班级中的全体学生,是一节精彩看得见的课堂。
    最后,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研员程文贵老师对三节示范课进行了总评,程教授肯定了此次跨学科联合教研的创新性与重要意义,指出道德与法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归宿都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但需要注意区分两类学科的临界点,不要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道德问题来处理,这样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并希望教师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打开思路,转变教学方式,聚焦核心素养,树立全科意识,进一步探索学科融合的方式方法,在站好学科主阵地的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学科间的目标融合、内容融合、方式融合。



三、专题讲座
  下午的研讨活动是专题讲座。首先由黄山市王千红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屯溪百鸟亭教育集团王千红校长带来了专题讲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探索》,王校长强调要基于核心素养本位,落实大单元教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大单元教学是一个学习单位,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学习事件、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因此,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微课程。随后,王校长以三年级《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例,与老师们分享了大单元教学路径的探索,先要研读课标寻找高频词,研读教材教参寻找逻辑,分析学情寻找突破点,指向大概念逆向设计评价标准,围绕大概念细化落实情境任务。



随后,黄山市姚丽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岩寺小学姚丽云老师带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善用辅导技巧 赋能课堂教学》,姚老师强调心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预防,心育的起点是抓好孩子的大脑发育,心育的重点是促进孩子的人格完善,心育的最佳效果是提升学生的心理核心素养。心理老师于运用辅导技巧,如:一心一意的专注技术、全神贯注的倾听技术、澄清问题的重述技术、与人对话的具体化技术、设身处地的同理心技术、激励孩子自我成长的支持技术、促使学生坦然面对的面质技术、适度开放的自我开放技术等,赋能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心理课更有心理味



教学本是相通的,跨学科的实践研讨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新视野。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我们的积极参与,共同研讨,一定能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未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融合教育教学研究道路上,不断积蓄力量,携手前行!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跨学科教研活动能够开展起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吴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