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贯彻系列报道之六】黟县“四个强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黟县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四个强化”为抓手,持续抓好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
一、强化课程建设,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根基
一是抓实课堂教学主渠道。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今年3月黟县教育局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材料》,全县8000余名师生共同进行学习,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教研。在全市论文评比活动中,程荣老师的《依托地域资源开展幼儿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程丽芳老师的《高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获1等奖,周婷婷老师的《徽州本土资源与园本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侯雨晴老师的《浅析如何运用方言民谣培养幼儿语言能力》获2等奖。教师充分挖掘各类学科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利用本乡本土的丰富课程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融入课堂,进一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抓实思政教育主阵地。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江琼华名师工作室推出思政教育精品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要点和复习教学建议》、示范课《少年当自强》,全县八九年级师生共享教研成果。黟县柯连芬名师工作室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情系革命老区革命文化送教送培”活动中的专题讲座《新课标背景下革命文化类语文教学价值与建议》,收到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18名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讲授“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思政大课”。
二、强化实践活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一是抓实主题教育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主题党团日、主题班(团、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全体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的爱国情、强国志。累计组织开展学雷锋公益活动18次、植树节活动18场、清明节主题活动19场、庆“六一”活动14场。二是抓实社会实践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国情县情民情,领略家乡美景文化,感受家乡发展成就,厚植家国情怀。累计开展劳动主题宣传活动46次、劳动技能比拼活动19场次、劳动成果展示活动21场次、“燃爱国之情 立爱国之志”研学活动18次。
三、强化文化浸润,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机制
一是抓实文明礼仪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每周一早晨举行师生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讲话活动。认真组织入团入队仪式,通过团队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今年323名学生光荣入团,512名学生光荣入队,增强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二是抓实文化滋养活动。结合“悦读黄山·书香徽州”阅读行动,联合关工委开展黟县“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四项主题活动。碧阳初中举办了“诵读红色经典 弘扬长征精神”文艺汇演,各幼儿园开展亲子阅读绘画活动、讲述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华经典故事、红色故事、当代爱国故事活动10场400余人次,引导幼儿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爱国主义理念思想融入校园媒体、文化墙和建筑景观,发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让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熏陶。
四、强化协同育人,凝聚爱国主义教育合力
一是家校牵手共情共鸣。建立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联系紧密的家校群、班级群、家委会等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指导家长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孩子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各校举办“弘扬优良家风 厚植家国情怀”家校论坛共计14场,惠及5000余名家长。二是校社联动同频共振。我局和学校要主动联系本区域公安、司法、关工委等部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校内校外的互动融合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走进校园开展专题法治课20余次,帮助师生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丰富内涵,引导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将爱国主义精神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