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历史印记 赓续青春担当——屯溪二中2025年南京研学之旅纪实
2025年3月28日至29日,屯溪二中师生们踏上了为期两天的南京研学之旅。从红色热土到千年文脉,从艺术殿堂到历史警钟,同学们在行走中触摸着民族记忆,于沉思中厚植家国情怀。
第一站:雨花台烈士陵园·以青春致敬热血忠魂
28日上午,研学首站抵达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全体师生列队肃立,向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校党支部专职副书记汪东军现场致辞,他以邓中夏、恽代英等烈士事迹为引,动情说道:“雨花台的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信仰的重量。同学们当以先烈精神为灯,不忘前事、奋勇读书,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随后,全体学生高举右拳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誓言回荡在纪念碑前,更烙印在少年心间。
第二站:秦淮河畔·桨声灯影里的文化寻根
午后,师生漫步秦淮河畔。乌衣巷口的夕阳斜照、夫子庙前的楹联碑刻,勾勒出六朝古都的千年文脉。历史老师现场开讲“十里秦淮与江南士风”,从《桃花扇》的兴亡之叹到科举文化的传承密码,学生们在粼粼波光中触摸中华文明的肌理。“课本里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突然有了温度!”一名学生感叹道。
第三站:南京艺术学院·与美对话的未来之约
29日上午,南艺校园迎来一群青春的访客。学生们穿梭于美术馆、音乐厅与设计工坊,观摩大学生创作的水墨画、聆听民乐团的演奏。美术特长生林同学在雕塑工作室驻足良久:“原来艺术不仅是技巧,更是对生活的思考。我想报考这里,用画笔讲述中国故事!”
终章:遇难同胞纪念馆·以铭记守护和平之光
研学最后一站,师生们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灰色基调的建筑、镌刻着“300000”的哭墙、幸存者照片凝视的眼睛……压抑的沉默中,同学们逐渐领悟到:“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让和平的种子生根。”
此次南京研学,既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次鲜活生动的思政课堂。屯溪二中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心灵感知文化深度,在“行走的课堂”中完成了一次精神成人礼。期待少年们带着这份厚重与觉醒,在新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